-
林海音:看华表
林海音:看华表不知为什么,每次经过天安门前的华表时,从来不肯放过它,总要看一看。如果正挤在电车(记得吧,三路和五路都打这里经过)里经过,也要从人缝里向车窗外追着看;坐着...
2017-11-02 11:49:00 -
林海音:换取灯儿的
林海音:换取灯儿的换洋取灯儿啊!换榧子儿呀!很多年来,就是个熟悉的叫唤声,它不一定是出自某一个人,叫唤声也各有不同,每天清晨在胡同里,可以看见一个穿着褴褛的老妇,背着一...
2017-11-02 11:48:00 -
林海音:男人之禁地
林海音:男人之禁地很少简直没有看见有男人到那种店铺去买东西的。做的是妇女的生意,可是店里的伙计全是男人。小孩的时候,随着母亲去的是前门外煤市街的那家,离六必居...
2017-11-02 11:47:00 -
林海音:秋的气味
林海音:秋的气味秋天来了,很自然的想起那条街西单牌楼。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
2017-11-02 11:46:00 -
林海音作品_林海音散文与小说
林海音作品_林海音散文与小说林海音:秋的气味林海音:男人之禁地林海音:换取灯儿的林海音:看华表林海音:蓝布褂儿林海音:排队的小演员林海音:陈谷子、烂芝麻林海音:文津街...
2017-11-02 11:37:00 -
汪曾祺:珠子灯
汪曾祺:珠子灯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几个女佣人,穿了干净的衣服,头梳...
2017-11-02 11:34:00 -
汪曾祺:求雨
汪曾祺:求雨昆明栽秧时节通常是不缺雨的。雨季已经来了,三天两头地下着。停停,下下;下下,停停。空气是潮湿的,洗的衣服当天干不了。草长得很旺盛。各种菌子都出来了。青...
2017-11-02 11:33:00 -
汪曾祺:下水道和孩子
汪曾祺:下水道和孩子修下水道了。最初,孩子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看见一辆一辆的大汽车开过来,卸下一车一车的石子,鸡蛋大的石子,杏核大的石子,还有沙,温柔的,干净的沙。...
2017-11-02 11:32:00 -
汪曾祺:寻常茶话
汪曾祺:寻常茶话袁鹰编《清风集》约稿。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讲究。对茶叶不挑剔...
2017-11-02 11:29:00 -
汪曾祺:手把羊肉
汪曾祺:手把羊肉到了内蒙,不吃几回手把羊肉,算是白去了一趟。到了草原,进蒙古包做客,主人一般总要杀羊。蒙古人是非常好客的。进了蒙古包,不论识与不识,坐下来就可以吃喝...
2017-11-02 11:27:00 -
汪曾祺:五味
汪曾祺:五味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坐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
2017-11-02 11:25:00 -
汪曾祺:隆中游记
汪曾祺:隆中游记往桑植,途经襄樊,勾留一日,少不得到隆中去看看。诸葛亮选的(也许是他的父亲诸葛玄选的)这块地方很好,在一个山窝窝里,三面环山,背风而向阳。岗上高爽,可以...
2017-11-02 11:24:00 -
汪曾祺:沽源
汪曾祺:沽源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派我到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去画马铃薯图谱。我从张家口一清早坐上长途汽车,近晌午时到沽源县城。沽源原是一个军台。军台是清代在新...
2017-11-02 11:23:00 -
汪曾祺:午门忆旧
汪曾祺:午门忆旧北京解放前夕,一九四八年夏天到一九四九年春天,我曾在午门的历史博物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故宫的正门...
2017-11-02 11:22:00 -
汪曾祺:观音寺
汪曾祺:观音寺我在观音寺住过一年。观音寺在昆明北郊,是一个荒村,没有什么寺。从前也许有过。西南联大有几个同学,心血来潮,办了一所中学。他们不知通过什么关系,在观音...
2017-11-02 11:21:00 -
汪曾祺:昆明的雨
汪曾祺:昆明的雨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
2017-11-02 11:19:00 -
汪曾祺:老舍先生
汪曾祺:老舍先生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
2017-11-02 11:06:00 -
汪曾祺:看画
汪曾祺:看画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一路上只要有可以看看的画,我都要走过去看看。中市口街东有一个画画的,叫张长之,年纪不大,才二十多岁,是个小胖子。小胖子很聪明。...
2017-11-02 11:05:00 -
汪曾祺:国子监
汪曾祺:国子监为了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从首都图书馆抱了几十本书回来,看了几天,看得眼花气闷,而所得不多。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上,倒...
2017-11-02 11:02:00 -
汪曾祺:翠湖心影
汪曾祺:翠湖心影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
2017-11-01 12:08:00 -
汪曾祺:冬天
汪曾祺:冬天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
2017-11-01 12:06:00 -
汪曾祺:葡萄月令
汪曾祺:葡萄月令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二月里刮春风。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
2017-11-01 12:05:00 -
汪曾祺:《花园》茱萸小集二
汪曾祺:《花园》茱萸小集二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
2017-11-01 12:04:00 -
汪曾祺:胡同文化
汪曾祺:胡同文化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
2017-11-01 12:03:00 -
汪曾祺作品_汪曾祺散文集
汪曾祺作品_汪曾祺散文集汪曾祺:胡同文化汪曾祺:《花园》茱萸小集二汪曾祺:葡萄月令汪曾祺:冬天汪曾祺:草木春秋汪曾祺:翠湖心影汪曾祺:国子监汪曾祺:看画汪曾祺:星斗其文,...
2017-11-01 12:01:00